www_cnweb_cn_50866835-d147-43ae-93d5-68610e7f4aaf

2017年7月15日下午,位于南头古城中山东街的聚秀楼可能是第一次迎来这么多的访客,把不大的空间挤得水泄不通。由2017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的“共生实验室” 及 “深双学堂 – 做课” 联合发起的“城中村故事会”在这里举行,太极好手、江湖郎中、修鞋大叔、包子西施等一众古城老村民们,和电影、戏剧、音乐大咖们以及四面八方来的观众们聚集在这里,分享各自关于城中村的见闻与故事。

本届双年展的特别活动板块——“城中村群艺馆”,邀请张楚、李凝、璇念、李一凡等国内知名电影、音乐、戏剧创作人,共同发起 “城中村片场” ,“城中村戏剧” 等项目,通过发掘居民生活故事、古城民间历史,从人文角度引申到历史细微处,追寻当代中国在“城市化”、“统一化”背景下被忽略的精神家园。因此,倾听居民们在南头古城发生的故事成为策展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

www_cnweb_cn_55c62a33-8699-435b-ab54-44f396225e49

嘉宾
孟丹峰(2017深双戏剧分策展人),张楚(音乐人),李凝(公共戏剧发起人,剧场和电影导演),周念念和施璇(舞者),王宏伟(电影人,制片,影展策展人),冯宇(2017深双影像分策展人),皮三(动画导演),李一凡(艺术家,导演),高鸣(设计师,导演,策展人),邱炯炯(导演,艺术家),武权(声音艺术家,即兴音乐演奏者)

南头古城社区居民
跌打诊所医生、修鞋大叔、太极好手、药店老板、包子西施、企业家、潮剧歌手、村民婆婆们等。

微信图片_20170731234535

刘晓都
大家好,我是刘晓都,本届深双的总策展人之一。今天我们的活动叫“城中村故事会”,就是讲故事。我们邀请了一些做影像、音乐、戏剧的创作者过来南头古城,和大家一起熟悉一下这里的情况,也希望和这里居住、工作的人们做一些交流。请孟岩和大家说说我们活动的大致情况,介绍一下。

发言孟岩

孟岩
大家好,我是孟岩,也是本届深双的总策展人之一。感谢大家在这么热的天气能够加入我们这个活动。双年展是一个很大的事件,这个事件进到南头古城,进到城中村,这不光是在深圳,在中国、可能在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事件。双城双年展既然来了,跟整个古城的村民、跟我们在古城生活的临时人员、跟每个人其实都是有关系的。双年展是一个国际性的展示,源自于西方,如果要问深圳的这一次双城双年展跟全世界的双年展有什么不同,答案应该是,这个展览不只是展一些作品,是一次行动、介入,是进入到村里头,和大家一起进行深入的讨论、创作一些作品。我们希望不是仅仅把展览放进村里,我们希望和大家一起把双年展跟这个村子一点点编织起来,真正融成这里生活的一部分。

刘晓都
李一凡老师是艺术家、导演,李老师,说说你的故事?

微信截图_20170802155657

李一凡
五六年前发现一个现象叫“杀马特”,我特别想拍,因为觉得这后面有东西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的。最近我找到了杀马特最早的创始人,他就在深圳。我跟他聊了很久,我才发现这个亚文化现象其实完全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比如说这些杀马特小孩,几乎都是留守儿童,没有家长管,上网想模仿非主流,但是模仿得也不太好。他们就抱团取暖,想引起人们的关注。每个人其实都特别忧伤,他们的忧伤真不是我们以为的╰+葬爱じòぴé镓族锝憂傷メo,背后其实有很多故事。他们跟这个城市的关系里有抗拒,也希望得到注意,想在这个城市里面获得成功。其实每个杀马特都有理想,不是我们以为的那样,他们这么打扮自己是想被人关注,想被人爱。刚好我这一次就找着他们了,我就想拍这个故事,也不知道能拍成什么样,我就想深入地跟他们看看,参加他们线下的活动、聚会,看看他们在想什么,他们跟这个城市的关系是什么,就这么多。

刘晓都
我们继续热场,请本届双年展影像板块的分策展人冯宇说两句你对城中村的想法?

发言冯宇

冯宇
好,其实从字面上来看“城中村”这个词,深圳一开始就是一个城中村。我1985年来深圳,当时觉得这个城市特别逗,城市最大的商场盖在农村里,旁边就是上海宾馆,还有农田。最早“城中村”这个词大概是在讲巴登村,那时候只听人家描述,就想象,觉得这样的地方可怕,又特别新颖。古龙的小说里面有一个“蛇王”,控制整个城市的命脉,对号入座就类似于城中村黑社会老大的感觉。王朔早期小说《橡皮人》对广州一些混杂的社会形态有比较细致的描述,那时我姑且把这些东西都和城中村对上号。但真正接触到这些村子的时候,发现其实跟想象不一样,在最早的岗厦村开始商业化的阶段,觉得这样的村子挺适合大家去消费。时间长了也发现不同的城中村有不同的性格,甚至在里面居住的人都显示出不同的面貌。所以我们在讲“城中村”这个概念的时候不妨想象一下,城中村也千差万别。城中村到底有什么东西让人难以割舍,觉得没有会是一件可惜的事情?又有哪些东西是让人觉得是值得改进和修正的?希望通过这一届双年展,能够把各位艺术家和导演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呈现出来。

李一凡
城中村对于一个城市来说特别重要。比如说,第一,当北京把所有的密集的穷人赶到五环六环外面的时候,整个城市的通勤就出现了问题:每天一两千万的人要到城市中心工作,工作完以后还要回去,就把城市的交通堵死了。深圳呢?虽然深圳也塞车,但有很多的城中村可以供每个人就近生活,所以交通要比北京好几百倍。第二,没有城中村,日常生活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想修鞋都得到大的超市、商场里面去,生活成本马上要提很高,中产阶级的生活被摧毁了。而深圳因为有城中村,大家随时都可以在普通生活中去处理这些事情,这是北京没有的。第三,年轻人需要夜生活,当城市只剩下咖啡馆的时候,夜生活基本上毁了。在城中村随时有这个机会。

刘晓都
我们这里有一位李凝老师,山东济南人,他时常到村里和村民一起做一些戏剧,这是很有意思的经历,@李凝 和大家讲讲你是怎么去做的吧。

微信图片_20170731234544

李凝
各位老师,各位乡亲们好,我叫李凝。我们团队致力于发展肢体戏剧和表演性工作坊,邀请当地居民一起参与训练、创作作品。我的创作方式是扎根到一个地方,驻扎好几年时间,在生活中与村民们互相学习。材料用当地的材料,邀请当地人加入当演员,通过尽可能长时间的交融,强化每个人特质。作为艺术家,我们希望开拓更多的可能性,为此可以不顾艰苦;作为居民,通过工作坊能够了解怎样去表达,怎样让自己的精神生活更丰富,业余时间更好玩。我的团队有一个绰号“凌云焰肢体游击队”,团队成员没有一个是职业演员,全是在全国范围内游击的时候加入的,就像当年加入党组织一样,也不需要介绍人。只要看一眼,他内心有一团火,他眼睛很亮,想做这件事,我们就带他走。所以天南地北什么人都有,有人一度以为我们在做传销,一些十七八岁的小孩家长很不放心就来找我,但当他们了解我们以后都很放心。不管是戏剧还是电影,我们最关注的是人,和人心人性更深的东西,建筑很重要,但它是物质,是坚硬的。以艺术的角度来说,我觉得人是靠一些软的和虚的东西在支撑,比如说情感,人的关系,还有信仰等等。如果都是很坚硬的东西,人是没有办法活的。当我们在表演的时候,实际上是整个环境在动,整个宇宙都会变得和谐,跟我们的节奏和逻辑是一起的,这个时候一束光或者一片灰尘掉下来,都特别符合情境,因为内心的密码和逻辑清晰了。

刘晓都
刚才李凝的故事和表演很有意思,接下来我们听听在座的几位南头古城居民的故事。你的切身经历、看见的人,听过的事、古城的历史等。

发言小林

太极好手小林
大家好,我是外来媳妇。刚嫁进南头古城的时候,这里又脏又乱,我很不喜欢。但随着时间流逝,慢慢融入这里后,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它。古城里的居民来自五湖四海,我们可以接触各式各样的人,而且可以了解他们的文化,气氛很融洽。为什么古城吸引这么多外来人员?为什么我们在这创业,很安稳地生活?我希望大家通过听我们的故事,也能明白其间的原因。

刘晓都
这位老大姐呢?在这待了多长时间?

IMG_3241

村民黄婆婆
我跟丈夫来南头古城五十几年了,我有四个小孩,在家里做家庭主妇。刚来的时候还有三个城门,那时城门外很多杂草,早晨出门一条路走下来裤子都被露水浸湿了。小孩还能去周围田野抓小动物、小鱼。现在城墙拆完了,田野也没了,什么都没了。后来我们在东门过马路那边建了房子,晚上都不敢打开门窗睡觉,怕有蛇。因为觉得环境不好,百分之八十的老村民都搬出去住高楼大厦,把这里的房子租给租户。

IMG_3243
这位婆婆唱了一段潮剧,歌词的意思是一个叫春香的姑娘想嫁给一个人,但她妈妈要她嫁给另外一个人,她不喜欢。

DSC04997

修鞋匠大叔
村民们很多都认识我,我算是一个“公众人物”,我在这里摆摊修鞋已经有十几年了,对于深圳的情况,以前的深圳情况不知道,但是现在的情况确实是心中有数,确实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么多年过去,城中村基本上建设得很象样,虽然规划得不是很完整,但变化还是存在的。卫生环境基本上都改变了;姓氏周姓形成了;我刚来的几年小偷、扒手很多,现在装了摄像头,小偷不敢来了。

郑婆婆
这位婆婆原来是白石洲人,嫁到南头来六十多年了。现在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便,觉得住在南头这里挺好。儿女长大了都挺孝顺,有空会带婆婆出去喝茶。

企业家汪大哥
讲故事也是过瘾的事情,小时候奶奶一边给我们扇蒲扇,一边和我们看星星讲故事,今天有幸在这里讲讲自己的故事。我老家在安徽省太湖县,那地方很穷,当时考大学不用钱,还有80块钱的补贴,我们考上后就把钱返过来支援家里。毕业以后,95年分配到国土资源厅,早上拿个报纸喝茶,晚上陪别人喝酒,越混越穷。我后来就想,不行,上大学就为了这么过日子,有什么意思呢?想明白后就到深圳来了,运气很好,找了一个很好的工作,于是想把父母接过来。父母接过来也得有地方住,我想,要有电梯、公园,还得是小区,于是咬着牙租了个房子。父母住了几天,说:“儿子,不行,这厕所上不习惯,又没有人聊天,我们要回家养猪养鸡。”于是又跑回家了。

后来我慢慢开始创业,做园林建设和污水处理,做了很多项目。我逛到南头古城来的时候,看到门口有一棵大榕树,树底下有一家人在卖凉茶。我们在底下乘凉,喝凉茶,啃一根甘蔗。树好大,四个人都抱不过来。可惜现在被砍掉了,很伤心。后来我把父母接到南头古城来,到这边他们反而习惯。这里的人不分外地人本地人,也不分大小,什么话都讲得出来,听不懂也就点点头。父母在这很高兴,买菜方便,还能讨价还价。看他们过得很开心,我也就在这地成家立业,外面的房子不住了,直接住在这里。在南头古城住了十几年,很有感情。现在我找到了目标,有自己的事业,而且能回报给父母,怎么回报?他们不需要高楼大厦,要的是一个家的感觉。让他们安安心心在这里生活,这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也是古城给我最大的收获。

发言西施

包子西施王大姐
我是2002年来的,一开始觉得南头古城跟我心目中想的深圳完全不一样,大家都说羡慕深圳经济发达,但我感觉这儿跟我们老家有点相似,觉得怎么这儿也有泥巴路?还有那些很破旧的房子。来的时候这里前面的一条路还是泥巴路,下雨的时候走下去,一步一个脚印。前面还有一个小山坡,汪大哥说的那棵大榕树我也见过,刚好对着古城南门,一到夏天叔叔阿姨都在底下喝茶。当时旧房子还没拆,我就在那里落脚做一个小生意,做包子。做着做着感觉到这里住了不少人,听说有好几万。上班族为了赶时间,天天简直就是来抢包子;他们有人跟我们说,时间就是金钱,我们做的包子感觉都供应不上。我说,怎么办呢?只好招人,让大家都能吃到早餐;如果有些人因为时间的原因吃不到早餐,我心里面有时候过意不去。虽然我做的是小生意,但还是希望每个人都能吃到早餐,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高高兴兴去上班。

一开始的时候制度没有现在这么严,比较乱,今天这个帮派争地盘,明天那个帮派争地盘,就像电视上放的黑社会,架一打起来一来什么都拿。我们熬豆浆的时候锅盖、瓢盆都找不到,全被他们拿去打架了,每天都找不到。不过那些人很讲义气,哪怕说拿你几十块钱的包子,他会直接跟你说:“我今天没钱,明天给你”。明天真的就送来给你。在街边玩赌博游戏“拦路虎”的场面我也见过,你押100块,我押100块,基本上每天都会来。当时我亲眼所见,有人因为那些赌博游戏被骗了钱,带了一帮人回来报复,当时砍死一个人,就在我门口倒下来,血像喷泉一样喷得老高。我吓得把门关起来,因为知道那些人打起架来什么都不顾的,所以那天就没有营业。当时做点生意也是提心吊胆,话都不敢大声说,这几年才平稳了。我现在对古城也是挺有感情的,特别是那些父老乡亲都是很有同情心,对外地人没有什么区别,没有说你是外地人,对你有歧视,都是感觉是一家人。

刘晓都
大家都知道“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口号,看来南头古城这边做得非常好!

太极好手小林
我身边这位是一位很年轻的创业者,也是我闺蜜。她的精神我很佩服,请她跟大家说说。

药店老板小朱
今天这么多人,有点儿紧张,我2003年从湖南来深圳给别人打工。

企业家汪大哥
她胆子很大,当时打工的老板不给她发工资,她打了老板一顿。

刘晓都
很励志!希望我们公司的员工不要效仿 : )

IMG_3264

药店老板小朱
也许跟我的出身有关系,家庭的环境会造就每个人在外面生活的历程。家里穷,一个月好不容易挣点钱,被老板扣掉就很不甘,可能是初生之犊不怕虎吧!有一天看到别人创业了,我心里面想,我也可以,于是就去创业了。当时口袋里有840块钱,找到一个店跟老板谈,说想到你这卖一点货,给你多少点回扣,他说可以。我当时觉得很惊讶,怎么这么容易就谈成了,然后第二天就背着大包小包去了。挣了点钱以后就碰到我爱人,他看到我创业就跟我合作做生意,没想到后来钱合在一起,人也合在一起了。后来怀孕了,想自己也搞一个店,于是我老公找到了南头古城。我很惊讶,怎么这里还有这个地方,好像回到故乡的感觉。找到这个店的时候,自己钱不够,但心里创业愿望很强,一咬牙,借了钱把店接下来。当时是2005年上半年,快要过端午节的时候,天天下雨。我心想:店已经拿了,没办法,得开下去。我是做医药行业的,摆药的时候就有一个顾客来买药,撞到玻璃门上。我想,货都没摆好就来生意了,这店肯定是要赚钱的,果然一年就把投的本利赚回来了。

刚才包子铺那位姐姐说的事情我也经历过,那时候街上有人被扯项链和耳环,受伤了就跑到我店里来买药;那些人打架,也要到我店里来买药,虽然打得血淋淋的,但还是很讲道义,该给的钱还是给的。后来我跟我老公说,就在这里生活吧,这里的人很亲切。床小夫妻感情好,街道也是一样,虽然狭窄,人挨着挨着就都熟了。我们在东街开了一家店,又在南街又开了一家,又跑去南油也开了一家。

发言企业家汪大哥

企业家汪大哥
有一件事情我印象非常深,我是她师兄,有一天下大雨,很多人要躲雨,有些店就不让他们进去,说你们不要耽误我家生意。她店地面干干净净,但她主动把门打开,让人们到里面避雨,这是我很感动的事情。人过来又脏了地,又耽误生意,但是她又不想这些,真是难能可贵,所以我非常喜欢我这个小师妹。

刘晓都
南头古城里有很多正能量!这位大叔,请和我们说说历史上有意思的事情。

IMG_3266

跌打诊所医生
我讲讲中山公园的思源井,是为缅怀孙中山而建的,在孙中山石像左手边往下10来米的位置。实际上新中国成立以前那儿就有一个泉眼,水一点污染都没有,很干净,夏天是冰冰凉凉的。当时那个水形成一个小溪往下流,原来那里面还有小螃蟹。我碰到过一个很老的老人,说清朝的时候南门外有一个海关公寓,当时他们泡茶就用这里的泉水,而且一定要刚刚冒出的水。现在做成井后没有以前的味道了,还有一些人为的污染,打水的人远没有以前多了。96年从湖北老家过来的时候这里还没有路,三面环山,还有一个峡谷,峡谷里面都种了很多树,后来那些树全被砍了。这些年古城里人的层次在不断变化,我是跌打诊所的医生,刚来的时候看病的人以打工的为主,是工资最低的、生活在最底层的一群人,也给黑社会看过病;现在治安等各方面情况好了以后,居民大部分都是在科学园上班的白领阶层,还有大学刚毕业的小年轻。

微信截图_20170731235617

观众@比利林恩沒有中場時間
屋顶的桑拿有点正规,专心画画+流汗ing。真是高手在民间,艺术家们这回肯定比村民更受益良多!

刘晓都
谢谢!其实今天乡亲们的分享超出我的预期,大家很自由、生动地进行讲述,这个非常有趣。我们还有几分钟的时间,在座的听众也可以问点问题。

观众@汤鱼丸
我不是城中村里长大的孩子,但我住在赤尾村附近,我的同学基本一大半都来自那里。他们很会生活,在我永远找不到路的地方,他们会告诉我那里有一个什么餐馆很好吃,或者会带我到处去看去玩。城中村的楼挨得很近,很多同学也都住在同一栋楼里,我很羡慕他们可以喊楼,经常一吼就一大帮小孩下来玩,我小时候就没有这种乐趣,我晚上9点以后一定要在家里待着,但他们可以在外面玩。每次跟我妈说,让她带我下去,她会觉得很危险。实际上我觉得在城中村里面的孩子过得比我快乐,他们没有任何的忧愁,所有的小伙伴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切。我有一个同学家里有11个孩子,当时要中考的时候,家里最大的姐姐已经生了一个女儿了。家里特别多孩子,没有人会去管你学得好还是不好,但是她很努力,考到一个很好的学校。城中村我接触很多,觉得生活在这非常幸福,就是很有人间烟火的感觉。我每次去上海,去北京住在亲戚家,就没有那么热闹,就算是楼下老太太在活动没有深圳的城中村那么热闹。在内地的城市只是老年人会玩得很嗨,但深圳城中村里所有的小孩,从小学到高中的学生打成一片,因为家里哥哥姐姐特别多,就会经常一起出去玩。

刘晓都
谢谢,讲得非常好!邀请你来做我们双年展的志愿者,我们非常需要像你这样的年轻人。

张楚
生11个小孩不超生吗?

刘晓都
这是一个问题,11个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但听说过有6个的。

刘晓都
今天的活动圆满结束了,我们有很多有意思的谈话和聊天,非常感谢今天参与活动的朋友分享这些经历,也希望大家持续地关注深双,我们12月15号开幕,谢谢大家!

DSC04965

DSC05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