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设计,Urbanus 都市实践,土楼,福建民居,万科,低收入住宅,库伯-休伊特国立设计博物馆,

摘要:

都市实践与万科集团合作的万科土楼项目在08年10月3日在美国纽约库伯-休伊特国立设计博物馆以“个展·土楼——中国的低收入住宅”为主题开幕展出。得到纽约时报专栏的赞扬评论。借鉴传统客家土楼设计低收入住宅,不是在形式上的承袭而是通过对土楼空间的再创造以适应当代社会生活。将“新土楼”植入当代城市,开发利用城市高速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不便使用的闲置土地,作为一种手段来解决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大量人口迁入产生的居住问题。

Recently completed the Tulou project, developed by Vanke Group and designed by Urbanus, went to New York for an exhibition in Cooper-Hewitt National Design Museum titled Solos: Tulou / Affordable Housing for China, which opened on Oct. 3rd. The article gives a review on the design concept and process. Inspired by the traditional vernacular form, the Vanke Tulou adopts the modern urban life style by recreating the inner space.. The project also opens a discussion on the possibility of mass construction using Tulou form in the corners of the city for the low-income people.

2008年七月七日,中国各大媒体上纷纷头版刊载一条消息:在前一天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46座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与此同时,由都市实践设计,万科集团开发的以福建土楼为原型的新型廉租公寓楼在广州万科四季花城悄然落成,即刻引起租客的热烈反响。

几星期后的十月初,都市实践组团赴美国纽约参加十月三日在库伯-休伊特国立设计博物馆开幕的“个展·土楼——中国的低收入住宅”展览的开幕式[1]。此次土楼主题展览是库伯-休伊特国立设计博物馆2003年启动的个展系列中的第五个展览。展览布置在二楼一个大房间里,主要以一个1:1的单元中的卧室模型加上起居厨浴的二维平面示意来使参观者体验土楼作为中国低收入住宅的实际状态。在国际上极具重要性的设计博物馆能够单独展出土楼项目,说明国际业界对中国的低收入住宅和现代城市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这次展览的反响从颇具影响力的《纽约时报》艺术与设计版的评论中可以得到权威的评价。我们不妨摘录几段纽约时报资深建筑评论家尼古莱·奥若索夫的评论[2]

“刚刚在库伯-休伊特国立设计博物馆开幕的“土楼-中国的低收入住宅”展览可能不会驱散西方人对噩梦般充满不人性的高楼的中国城市的总体形象,这样的好项目仍然还是个例外而非常规的…尽管如此,这个展览证明中国已经成为地球上为建筑师进行实验的最为丰饶的领地。这种创新力的爆发已经从宏伟的奥运场馆到光鲜的办公大楼延伸到了低收入住宅,这足以让这些讲究社会和谐的美国人称羡不已,因为整整一代人都没有将社会住宅做为一个严肃的话题了。”…“都市实践的设计过程开始于一个简单的问题,即如何将这个旧的建筑类型应用到中国的城市化的尺度和进程的夸张的新现实中。”…“都市实践将鼓状完形的土楼植入这片毫无生气的高楼世界里,它有着一个强有力的象征意义的出场,暗隐着抵御现代掠夺者的姿态。”…“在历史与当代价值之间做恰如其分的平衡的招数在都市实践是很典型的。”

1. 背景

中国社会正在转型,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不可逆转。城市大都会这种高度密集、高度综合和高度效率的聚居场所的产生是现代的社会和经济所需要的。深圳就是城市化的一个典型代表。它在短短二十多年时间内从一个边陲小城聚集起一千五百多万人口,形成名符其实的超大城市。在城市建设初期曾有政府建设的安置周转房类似宿舍的形式存在过若干年,而随着土地和住宅的商品化,这种方式就消失了,其后持续过一段时间的安居房和微利房的建设实际只是为中高收入人群提供了廉价住宅,并没有解决低收入和流动劳动力的居住问题。随着土地和住宅的商品化,住宅开发建设已经从政府完全转向开发商,当房产开发用地全为了城市有产阶级的需求存在时,原本已经不能满足需求的低价租赁房屋更难寻踪影。

从深圳关内租房广告中可以看出,所有的房型价格均超过1000元,这使得城市经济活动出现痼疾,毕竟城市需要大量低端劳动力,而经济收入和工作状况又迫使他们必须就近居住于城市中。所幸,深圳这样的城市具有在精心规划下的混沌无序,这为城市低收入者提供了多种栖身的选择。

一类是80年代建设的多层住宅小区,原本为各国营单位的员工和干部建造,现更多是被打工族中的低层白领所占据。它们无差异的不断重复,密集而有序,简易而有效。另一类就是著名的城中村,几十座被曾经的农民的私产扩建出的超过3以上容积率的低层高密度居住区散布于深圳特区内,它们多位于城市中心地带,有着交通和生活上的便利性,以及低廉的租赁价格。数以百万计的劳工和服务业人员聚居于此,它们成功地扮演了城市低收入住宅区的角色。然而高度的流动和缺乏城市管理,使得许多城中村出现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安全隐患。商品房出现于90年代中后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品房的价格已经远远超出普通居民的购买承受能力。

万科土楼公舍这个项目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产生的。

2. 策略

2005年底都市实践与万科开始讨论低收入住宅的设计可能性问题。万科集团作为中国地产界的领军企业,在企业公民的意识上开始关注中低收入人群的居住问题。当时万科集团的王石董事长在对福建土楼民居进行考察之后提出土楼是一个很好的小单元的居住形态,是否可以以此为蓝本做一个低收入住宅的研究。我们对福建客家民居土楼的形式也有一定的了解,直觉上认定这种形态应当是可行的。于是接受了这一命题作文形式的项目。Urbanus都市实践作为项目建筑师的期望就是在政府支持下由民间经济力量进行低收入住宅的建设和运营,通过这个实验能为中国大量性的城市低收入住宅打开一条思路。以下是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思考并回答的几个策略和操作性问题:

问题之一:什么是能令城市低收入的劳动者付得起的住宅?

项目开始的第一原则就是设计一个纯粹的低收入住宅。它是任何进入城市的劳动力都能够付得起的居所。举例:一深圳保洁劳工,其丈夫在某工地做保安。他们在工作地区步行距离的某工厂出租宿舍与另外三对亲友夫妻合租一间30㎡左右单房,租金为800元/月,室内摆成4张床,仅以布帘相隔,公共厕浴,没有厨房,实无个人隐私可言。在深圳十几人合租一套单元的打工者比比皆是,这实际反映了低收入劳工的城市生活的窘境。离开这样的社会现实去谈论低收入住宅的标准都是十分空洞的。所以我们的标准就是建造当今低收入劳工真正能付得起的住宅,同时使他们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万科地产测算出一个标准:30㎡单元可以分隔成两对夫妻,最多5个人的生活单元。以每个单元600-700元的月租金,每人每月的租金范围可以控制在120-180元之间。我们认为这个价格是符合深圳最低收入的“三保”劳工(即保安、保洁、保姆)的基本居住支出能力,而通过精心设计,可以令其生活水准大为改善。

问题之二:是否应当集中建设低收入住宅?

这个问题向来存在着争论。在西方,特别是美国,大量集中建设的低收入公寓小区最终沦为贫民区的事实是一个很大的论据。现在西方社会学家和政府都在设法鼓励高收入和低收入人群混居的做法。这对于打破阶层樊篱,保持社区健康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方面是有益的。中国政府近来出台的90平米以下小户型配比开发的住宅政策基本也会出现类似效果。但这种政策显然遭到了社会的广泛抵制。因为在现实的中国,土地政策和住宅开发政策导致的大型和超大型封闭式的所谓花园住宅小区业已成为社会标准。中国社会已经出现阶层的分化,富人和中产阶级的自我意识开始建立。他们迫切要求他们的住所能够充分表达他们的社会身份而拒绝与低收入人群的混居。原本万科计划在其深圳著名的中式住宅小区“第五园”内建设第一个实验楼。消息公布后即刻遭到了意想不到的小区业主的激烈的集体抗议,使得这一计划不得不推迟,后转移到广州四季花城一个偏僻的边角地块进行建设。我们希望采取一种折衷的手段,即将土楼设计成小规模的,相对独立的小型社区,零星布局在与大型花园小区相近的地区,以此达到大尺度上的混居效果。其次小批量的低收入人员的散居状态实际无法满足这一人群的社会交往需求,也不利于信息流通。城市中新移民通过亲朋同乡帮助落脚是一个主要方式,古今中外皆如此。旧时中国曾有过的会馆就起过类似作用。所以所谓这种做法会是将不同阶层的人群隔绝开来的担心是不必要的。

问题之三:如何借鉴传统土楼民居

土楼民居基本上特指在福建省山区内的客家围屋形式的住宅。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住宅形式,福建地区的著名建筑师黄汉民先生对此有相当深入的考察研究,并有专著[3]。这种传统民居是当时客家人因各种原因从北方迁徙进入福建山区定居逐渐发展出的模式,它仍然传承了中国传统的院落式住宅的特点,以家族为单位的居住组织,具有比较清晰的等级制度以及公共和私密空间的分布。此类民居以圆楼最具特色,它以内向的空间形式,城堡式的实体外墙使其具备极强的防卫色彩,与军事要塞的类型接近。这种向心的布局在社会组织上具有比较有效的社会交往的优势,但也同时强化了中心和家族权力,与封闭、等级、强权的概念联系在一起,与自然环境是采取独立和对抗的姿态,而在城市环境中便具有反城市的倾向。这便是我们在考虑借鉴福建土楼模式挖掘其令人激动的建筑价值的同时必须面对回答的问题。在深圳的传统客家人的聚落称为客家围屋,在龙岗区有几个保存完好的围屋,现在实际上已经转变成外来民工租用的低收入住宅。在福建的土楼也已经出现分化的趋势,其功能除仍然自住之外已有转变成旅馆、出租屋甚至博物馆的实例。

传统土楼的居住单元单外廊式放射性布局是最适应现代小单元式住宅布局要求的,其它的功能需要添加和改良的是我们介入设计所认真思考的问题。首先我们认为这应当是一个小型的配套齐全的社区,不可以出现面积和位置上的等级差异;第二必须打破传统土楼的封闭性,实墙的外立面从功能角度必须开窗,底层应该开放;第三这应该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低造价的具有现实意义的住宅模式,但在建筑设计上具备较高的水准,做到低价不低质,我们反对以普通小区的高标准建设低收入住宅,而通过政府大量补贴的形式去实现,这显然不是科学的和有普遍意义的做法。

在开始阶段我们做了大量的尝试,进行体量的研究,确定一个基本直径。影响因素实际是两个:一是规模,我们必须能够让这个建筑形成一定的规模,而且使得建筑内部房间之间的距离达到相对舒适的状态;二是达不到足够的直径,每一个居住单元的平面形状就会出现较大的变形而出现使用效率变低。

传统的客家土楼平均直径仅有50多米,高度也只有三四层高,这显然不适应现代住宅的规模需要。我们曾经尝试过达到120米直径9层高的规模,终因考虑体量以及对场地的限制而放弃了。最终我们确认了72米6层高的直径单位。

问题之四,如何形成一个适应现代城市居住需要的完整和有效的住区

设计一开始我们就出现两个方向。“漫游的聚落”是被发展的方案之一。着重于研究在高密度的聚居下,土楼与周边城市公共空间和商业设施的交融,以及住宅中室外公共活动场地如何在高密度聚居中定义。一种是将完整的圆楼架在一个比较自由分隔街道格网化的小建筑群上。这种格式是受城中村格局的影响。我们期望这个住区是一个异常活跃的商业发达的区域。它非常容易和临近的城市街区连成一体,同时又能十分轻松地取得城市特色。底层的街道空间可以在土楼中心上升,形式有些类似城中村模式的居住单元。这使得社区有条件形成一个完全能够自我服务的充满活力的场所。它有着极强的适应性、灵活性、延展性和自我生成修复能力。它能够提供部分的就业机会并给初来移民工搭建一个最大的信息交流平台。“e形环体”是第2个被发展的高密度方案。它由内部的方形和外部的圆形体量交错产生,这样使其内部产生两层交错的庭院空间。这不仅规整了土楼的形式,使其整体上更接近传统土楼,同时外部的庭院也为土楼居住提供了开放性。这使其成为最终被选定的实施方案。第二个方向就是放弃满铺底层商业的做法,直接在圆楼本身体量上下工夫。这种方式相对简单实际,规模能够控制,也比较统一,更接近一个原型。反复比较之后,我们选择了后者。

在建筑布局上第一要点就是打破圆形的封闭格局。设计最终采用了e字型的平面方式,打开一个通高的切口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入口。体量上采用一个台阶式螺旋形的姿态,既保持统一完形的圆楼形象又能有效打破其封闭平淡的缺陷,使其脱离传统民居的框框为创造活跃和丰富的现代建筑风格打下良好基础。

设计全面贯彻完整配套自成一体的城市社区概念,在建筑功能布局上做到齐全。居住单元外圆内方分两层单廊排列。中央方形院落做为主要公共空间与内圈角部的公共空间和屋顶平台组成区内公共空间的系统。底层外围为半地下全部架空用作自行车库和消防车道,中心部分为全地下室为设备和公共用房,内部设公共活动空间,如乒乓球室,阅览室和管理用房等。首层入口处安排部分商业零售面积。在内圈部位考虑若干间招待所以备亲友来访时临时租用。

外圆内方的两层之间隔出了几个弧形空间。这些看似狭窄的内庭实际效果要远远优于内廊式的布局。这一系列的内庭、外廊和转角平台形成土楼公舍里最主要的公共交往空间。它们的积极意义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传统土楼的实墙处理主要用于防卫功能,这在现代城市住宅中已经失去了意义。土楼公舍的外侧全部做成阳台,采用预制纤维混凝土花格预制板外挂在外面的阳台上,加上一扇可开启的的木百页窗,视觉上能够达到完整统一的效果,功能上既满足了通风采光的要求,也代替了普遍使用的防盗网。四个弧形内院的立面两边基本都是住宅的外廊,外侧只安装栏杆,栏杆是以土楼中心点为圆心,2.5度的弧度做成单元进行安装。方楼情况相对复杂,除了外廊以外还有部分住宅阳台,公共空间。因此采用木百叶单元建立一个遮蔽系统,木百叶以防腐木内外疏密不同交叉钉成网格,外加钢框,根据百叶所遮蔽的功能,决定木百叶的疏密程度,阳台最密,走廊次之,公共空间最疏来形成一个符合实际使用变化的立面系统。中心院立面都是阳台,跟四个院落遮蔽方法一样,用同一种模数的木百叶遮蔽,使得院落立面统一,同时又减少了在院落和在住宅里的人的活动的互相影响。

问题之五,如何创造“最小居住空间”

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他们用比较低的租金去获得一套住宅,那么其面积会比一般的住宅单元空间要小,但是在生活上人们对住宅的各种功能要求又必须得到满足,这样必然会产生每个生活功能所能获得的空间上的减少,甚至是最小尺寸。土楼公舍标准单元的使用面积在30m²左右,里面包含了客厅,两个卧室,厨房,卫生间和阳台。那么在每户空间里面,各种使用空间出现重叠,借用或者多用途的空间就成为了解决“小空间,功能全”的策略。公共空间的客厅和饭厅是重叠的,以一套桌椅简易解决平时看电视,聊天,吃饭等行为,同时厨房采用开放式的设计,令厨房的操作空间跟走道重叠,使得小空间里面不出现非必要的墙面分隔。而两个卧室的设计是单元设计的中心,因为使用人群中大部分都是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单身或有伴侣,那么对于他们来说在卧室的时间会比公共空间的时间要多。卧室的开间2m, 我们决定把卧室一分为二,一边是满足几乎所有基本功能的一个居住装置,一边是灵活的使用空间及走道。装置上包括了900mm的单人床(可向灵活空间折叠成1500mm的双人床),电脑桌,小衣柜,书柜,储物架,空调和窗户。这个装置我们希望它不仅仅是解决这些行为,而是能让用户发挥他们使用的创造性,产生更多使用的可能性。而阳台和厕所这两个功能性的空间是互相借用,因为厕所能占据的室内空间很小,几乎就是最小尺寸,那么很多在厕所的使用行为便转移到阳台上,如洗衣服,洗被子等,同时当卫生间使用紧张的时候,如早上洗漱,阳台上设计的洗漱台也分担了卫生间的部分功能。

问题之六:从实验到规模化生产的构想

万科土楼公舍的第一座实验楼万汇楼已经在广州南海建成。它不仅利用了边角地,更将该建筑与中,高端居住小区比邻。项目自建成以来即如预期之中的得到大众,媒体和学者不断关注,标志着低收入人群的居住状况已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这个新形式建筑的发展及其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但都市实践真正关心的目标并不是仅仅建一个原型,而是进行一定规模的实际应用。我们意识到,仅依靠开发商的力量在土地商业化运作的机制下是无法进行大量的低收入住宅建设的。我们建议应当由政府出台土地政策,由政府找地,可以是零星的,不具备商业价值的用地,以优惠的地价由开发商介入开发和管理。在这里,土楼不仅是一个建成的实验性低收入住宅原型,同时也是一个帮助政府和开发商寻找建设低收入住宅用地的策略性建议。在城市边缘填空,将城市遗留的不可用的土地利用起来。让土楼与城市边角、绿地拼贴,与城市立交桥拼贴,与高速公路拼贴,这些尝试都是在探讨如何用土楼这种建筑类型去消化城市高速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不便使用的闲置土地。开发利用闲置土地有益于城市管理,还可降低项目成本。“拼贴”成为土楼进入城市的一种自发性的策略游戏,在城市中那些可能不具备商业价值,或者由规划导致死结的地方,进行城市填空,再生那些可能缺失其自身城市价值的城市空隙。

3. 意义

传统土楼的质朴浑然的形象与自然环境形成的关系的确具有很高的建筑美学意义,是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的。土楼公舍的设计中都市实践所坚持的同样是简单质朴和统一大气的气质。我们坚持土楼公舍是一个能够大量性建造的建筑产品,是大众平民的住房,它不使用高档材料,它追求合理的低造价。但另一方面我们力求在建筑学意义上达到一个高度,成为低价不低质的优秀建筑作品。

土楼公舍的圆形体型极具特色,同时也带来许多质疑,为什么一定要用圆形。我们的态度是明确的:1,我们不隐晦土楼公舍借鉴了福建土楼做为原型。2,我们认为土楼的圆形环廊放射性单元对于现代居住模式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实用性,完全可以借鉴。3,土楼所表现的公共空间的凝聚力是现代住宅设计所缺少的和需要挖掘的价值。4,土楼做为古代移民的建筑传统与现代移民城市的状态并不矛盾。5,圆形表面的受光面很大,利于小单元的均好性。6,作为低收入住宅原型之一,它不具备唯一性。相反,它是都市实践对深圳城中村低收入住宅研究的继续。我们相信它将是今后一系列其它形式的低收入住宅研究的开始。7,我们期望将土楼公舍设计成为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建筑。它一方面表达了劳动阶层同样应有的尊严,另一方面期望引起公众对低收入人群居住问题的关注。

万科土楼在设计过程中参与过很多公司内外的交流和展示,已经引起业内同行的关注和争论。也有一些人在质疑如此高密度下的空间感受和居住质量,我们的回答当然设计是经过反复考虑的,相信效果会很好。我们欣喜地看到,建成后的万科土楼实际空间效果只是设计所预期的。而随着租客的全部进驻,仅仅两个多月时间,一个丰富多彩的社区就已初见雏形了。建筑改变人的生活,在这里不是虚言…。

土楼公舍是一个低收入人群的生活领地,是他们生活在城市当中的一个地点。我们设计的土楼公舍就是要让这个人群建立这种地点感。“为了培育一种地点感,社区必须滋养那些有提升作用的、富有灵感的、令人难忘的建筑环境和居住模式,从而形成特殊的归属感…在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每一份努力都是为了保留和创造那些能促进与社区社会结构更紧密联系的地点、仪式和事件。”[4]

注:
1.库伯-休伊特国立设计博物馆(Cooper-Hewitt National Design Museum)成立于1897年,是美国唯一的全面专注于古典和当代设计的权威性的博物馆。其主旨是通过一系列的收藏和展览来提高公众对设计这一人类文明创造活动的了解。
2.纽约时报评论文章:In Modern China,‘Little Kingdoms’for the People, By NICOLAI OUROUSSOFF Published: October 12, 2008, NY Times, Art and Design. www.nytimes.com/2008/10/13/arts/design/13tulo.html?ref=arts
3.参见黄汉民著《福建土楼—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3年
4.[美]安东尼.奥罗姆 陈向明 《城市的世界》p.29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