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文化教育
主持建筑师: 孟岩

 

 
 
         “我们想利用这个机会,将书院营造作为激活社区文化的契机,一方面通过提案修补城市现有的空间环境,一方面把周边有价值的文化脉络梳理、显影出来,希望能“滋养”未来这片城区,以两个新的学校建筑这一机会来编织更理想的城市空间和更丰富的城市生活。”                                                                                                                                                                                                                                                                                                                                                                                —— 孟岩     
 
主持建筑师:孟岩 文汀
 
提案阶段设计团队:孙鹏程 黄佳鸿 张超贤
投标阶段设计团队:黄佳鸿 张超贤 曾怡 于世垚 朱宏瑞 廖国通 翁华 周樾融 高云睿 宋宝林 孙佳伟 陈婧 | 龚一丹(社区营造)| 马曦滢 蒲瑾燕(景观) | 陈以宁 张慧 张心愉(实习生)
 
深化设计团队:
项目总经理:张海君
项目经理:曾怡
项目组:朱宏瑞 高云睿 陈婧 董文涵 | 姚晓微(技术总监)| 张雪娟 蒲瑾燕 王庭欣(景观)| 邓婷芳 林燕玉 何嘉敏(室内)| 廖福华 徐志豪 (实习生)| 龚一丹 翻屋企 & 象田创文(社区营造)

 

        快车道环绕的写字楼、产业园、封闭的住宅小区……正在成为中国城市当下最惯常的风景。曾经延绵千百年的自然山水、历史脉络和社会网络被地产开发不断重新格式化,偶尔幸免的文化遗存也成为孤岛,城市生活更是被层层割裂。

        远离深圳市中心的龙岗五联社区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震荡之中,旧的城中村即将被抹去,新的开发项目正在拷贝其它地区现成的模式,简单粗暴地快速覆盖掉原有的肌理。放眼望去,一切都在蓄势待发之中,旧的行将消失,新的充满期待,这一幕幕不断重复上演,承载了人们求新和致富之梦的城市更新大戏所许诺的美景是否真的会如约而至?

        然而我们行走在这片粗砺乏味等待更新的地方,试图捡拾自然和人文历史的残片之时,却惊喜地发现龙岗客家人文化血脉里的坚定与韧性,地方与本土的文化仍然在这排山倒海般强大的全球化、城市化、商业化大潮中顽强地坚守,犹如石缝中挣扎游走的藤蔓在不停寻找生存与生长的机缘……

 

        龙岗新校园计划期待与龙岗区的地域文脉有新的衔接,带来更具普适性的社会公共资源,并探讨系统性创新的公共空间管理策略。创星九年一贯制学校位于龙岗街道五联社区,所在地块南北宽250米、东西长500米,其内部及周边是住宅、工业园区和城中村,是非常典型的龙岗街区形态,创星学校位于地块东北角,北侧及东侧为城市干道。

        基地北侧有一棵倔强的大榕树,已有100多年历史,一直守护在竹头背村村口,树下的大王伯公庙至今仍有人前往祭拜。距离基地北侧几百米处的七星世居,背靠七星岭,是一座典型的四角客家围屋,由竹头背村巫氏二兄弟兴建,被列为龙岗区不可移动文物。基地南侧紧邻崩山,崩山河从山前静静流过。如今崩山成为了证券山公园,崩山河改名为五联河。

        客家文化是“龙岗的根”。客家人游历世界各地,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文化精华,自身团结的精神形成了很强的向心力。为了抵御外界不利条件,客家民居通常围合一个边界清晰的聚落,内部却又是豁然开朗的庭院。岭南园林的特征也非常适用于基地的现状。两个学校之间的地块多高密度住宅,而岭南园林的场地通常非常狭窄,善于在一个狭小天地中借景,使每个角落都充分利用。

 

围龙书院-创星九年制学校

        客家围屋聚落既有强烈的领域感又有丰富的内部院落空间。创星学校延续了这种文化基因:以客家围屋式的连续水平体量回应基地周边城市的超大尺度和过度垂直性。沿基地边界叠加密度,水平层层叠落的书院和首层对城市开放的骑楼街道空间一起形成特色沿街界面。内部则以岭南造园手法设计层次丰富的书院庭园空间,传统的大型运动场被解构为场地两端两个200米露天运动场和风雨运动场,供小学和初中部分开使用,从而为9个年龄段学生释放了趣味横生的的自然户外活动场所。内外强烈反差强化了校园的城市形象和社区感。

        设计同时重塑了西侧和现状住宅区之前的一条蜿蜒的历史村落边界,使其成为一条穿越校园同时连接七星世居和证券山的城市漫步道:它既是一条串联起传统客家书院和新型书院校园的文化景观路线,也是一条校园和社区互动的趣味游廊空间。旨在将被快速城市发展割裂的客家文脉通过新校园的植入重新衔接起来。

         创星学校的开放校园边界和内部游廊群落将为新校园模式的探索提供空间土壤。它们既是适应未来的教育从教向学的转化,鼓励孩子们提索自我潜能的公共空间,也是打破校园封闭的围墙界面探索和社区共营的窗口。未来的校园将成为一个和城市共生共长的场所。

 

文化特色及社区营造

        客家生活与水休戚相关,纵横交错的细流串联起周边的各个村落。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原本的农耕文明已经无迹可寻,但却留下了规制完整的七星世居以及水口的大榕树和大王伯公庙,倔强地对抗着沧海桑田的城市开发。在龙岗,有一种独具风情的客家山歌——龙岗皆歌,早在2007年就被评为深圳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两个学校毗邻的百合盛世小区居住着众多周边城中村回迁的原住民,其中就有龙岗客家山歌的传人巫云瑞,他们依然保留着浓郁的客家风俗,如舞麒麟、唱皆歌,却缺少场地进行排练。通过对当地居民的走访了解到这里还有很多客家人,他们刚刚筹了钱,要升级大王伯公庙。

        设计试图串联起曾经紧密联结的社群,并借助复兴的自然与历史人文元素,创造丰富的教育场景与社区共享空间。校园对社区分时分区开放游泳馆和音乐广场,图书馆可为学校晚托服务。百合盛世集体产权的群房可作为老人活动中心。这些公共空间和设施可开放参与城市事件,如五联文化广场的活动、七星世居的文化展览、围屋剧场的大舞台、客家文化季等。

 

建设单位:深圳市龙岗区建筑工务署
项目地点: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五联社区
项目时间:2021-
用地面积:31,567 m²
建筑面积:73,511 m²
建筑层数:5F(地上)、1F(地下)
建筑高度:24.0m

结构顾问:H&J International
施工图设计: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代建方:华润(深圳)有限公司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