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美术馆
主持建筑师: 孟岩

项目总经理:翁华
项目建筑师:文汀
项目组:赵维珩 郑恒彬 莫茜尧 于世垚 岳然 方轶男 | 周娅琳(技术总监)| 李鹏程 朱淡宁(实习生)

 

设计理念:城市复写

城市的迅猛发展导致历史景观碎片化,历史久远度往往成为评定保护对象的标准。新建筑与古迹保护、建筑与城市设计以及设计与修复之间存在割裂现象。我们提出”城市复写”的理念,注重梳理历史、场地和设计之间的复杂关系,以此决定展示与保护的线索。

场所特征是一个不断构建与再创作的过程。设计通过将新的层与东晋、明清和民国各历史层的碎片嫁接、嵌入和覆盖,形成有节奏的历史公共空间和建筑的再生结构。 “复写”打开场地与环境多种阅读可能性,让历史的踪迹通过碎片得以表征,实现人类学上的“深描”。

 

规划布局:边界重塑

位于南头古城南门外的场地,被不规则的红线和各类遗址保护线切割的较为细碎­。受限于古城传统建筑尺度和建设控制条件,整体建筑规模在场地中不宜以较大的完整体量集中布局。设计选择将主体建筑以线性方式布局在建设条件最宽松的红线区域,一方面与旧馆形成有机的整体,另一方面成为屏蔽深南大道嘈杂车行环境的屏障,为内部遗址和城墙体验提供安静的环境。

 

展览理念:山海城郭

南头文物以器皿为主,遗址以地层断面和考古实证价值为主,在空间上无法予人“身临其境”的深刻体验。南头南据城子岗,以煮盐兴盛,城市格局多次变迁,两条城郭遗址有迹可循。设计通过回溯这些历史营建原因,从城市历史文脉出发,构建展览空间和城市山海城郭之间特殊的空间关系。建筑本身提供一种想象历史地理空间环境的模拟,给人直接的身体感官上的体验。

 

结构体系:永久和可逆结构分离

考虑遗址保护和展示的方式随着时代不断衍生新的理念、方法和技术手段,公共考古也成为常规考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体建筑布局在遗址控制线范围外,采用混凝土结构作为永久形式。主次遗址主体部采用可逆的轻钢结构,对遗址的影响小,同时未来可以独立进行改造或拆除,不影响博物馆主体的使用。

 

功能理念:灵活的微型文化群落

在保留遗址相关区域一部分永久固定展厅之外,提供了多种不同尺度的以服务于公众活动和主题展示的空间。以“海”主题布置在上层的这些空间,旨在遗址展示之外提供更多额外的公众教育和城市想象空间。这些空间可以非常灵活地独立对外开放,融入南头整合微型文化群落之中。

 

建设单位:深圳市南山区建筑工务署
项目地点:深圳南头古城
设计时间:2023-
用地面积:8,678 ㎡
建筑面积:6,752 ㎡
合作:华森设计 象城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