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117a

作者  孟岩
期刊  T+A 2012(4)116-123

摘要  南山婚姻登记中心是一个新的建筑类型,建筑师希望赋予婚姻登记过程一个崭新的空间形式,并找回婚姻登记中心通常所缺乏的神圣感和仪式性。文章指出,该项目的建成为城市创造了一个留存永久记忆场所,同时也改善了市民对政府机构刻版、无新意印象。

关键词  礼仪空间 \ 记忆 \ 体验

118-119a 120-121a 122-123a

记忆与见证的空间

结婚登记是人生一件大事,但在现实生活中这登记一刻往往只是履行一项必须的法律程序,而与结婚的礼仪无关。西方人在教堂里举行婚礼固然与宗教传统有关,然而在人生重要时刻,新人们无分贵贱在上帝的注视和亲友的见证下宣誓,所显示出的仪式感和文化力量着实令人感动。在中国的传统社会里,婚姻大事曾有着一套极为繁复庞杂的礼仪,新人们在层层递进的仪式之中感悟到道德的宣教和对责任的承诺,体验到这人生非常一刻的幸福与庄严。然而在今日的中国,传统礼仪早已在几十年间被扫荡和根除,其残存的只鳞片甲至多成为一种民俗遗产而被保留和展示。现实中的婚姻仪式早已论为“婚姻经济”的派送红包、巡游示众式的华丽车队、加上在星级酒店或餐厅中举行的规模宏大的婚宴。在此过程中结婚登记这一时刻并没有显示出任何特殊的意义。

时代的巨变和传统文化的式微带来一次又一次对婚姻观念和礼仪文化的刷新,“妇女解放”、“新事新办”,集体婚礼,不一而足,而在仪式简化的表象下也伴随着婚姻和家庭观念的改变。随着现实生活中诸如神圣性、庄严性、甚至道德与责任的弱化,结婚和离婚也随之变得越来越随意。当今社会这种“矫枉过正”式的文化反弹从历史角度来看正是对以往几十年的过度正统、压抑和单一价值取向的社会的反抗,而在中国当下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仪式和仪式性空间的缺失也进一步导致了社会生活的平庸和精神生活的贫乏。

行政空间的人文转向

婚姻登记处是属于民政部门的一个办事机构,它往往是政府办公楼的一部分,那标准的柜台式服务模式也与一般的政府部门没有太大的差别。这样的行政空间和办事模式使得本应温馨、喜庆、充满幸福感的结婚登记过程变成了一套完全枯燥无味的程序。无论是前来登记的新人还是工作人员都早已对这样的办事氛围习以为常了,一个值得终生记忆的幸福时刻就这样被过于平淡无趣与日常化的流程所冲淡、简化。作为见证人生重大时刻的婚姻登记处应当成为一个人平生铭记的场所,作为一座城市特殊的公共机构它也理应成为一代人甚或几代人集体记忆与见证的生活地标。

南山区婚姻登记中心基地位于南山区常兴路, 在荔园路与金鸡路之间一块长100米宽26米的狭长地段上。东侧毗邻南山区图书馆以及正在兴建的南山区博物馆和体育中心,西侧紧邻荔景公园和不远处的商业中心。这一带正日渐成为南山区多项重要城市文化设施集中的地区。2008年深圳南山区政府决策单独修建婚姻登记处,并使之成为婚姻登记机构创新形象的试点。这是一个颇具眼光的尝试,把婚姻登记处从政府部门机械刻板的流程中抽离出来并置身于公园旁边,由此它可以最大限度地与市民接触,并能成为城市日常生活经验的一部分。

当代建筑与当代礼仪的结合

婚姻登记中心能否成为一次找回当代城市中早已失去的礼仪性空间的机会?传统城镇中象祠堂那样除祭拜之外也能容纳多层面社会交往的公共场所能否对我们今天的城市有所启发?我们设想新的婚姻登记中心能把婚姻登记与结婚礼仪结合并用空间序列演释成一个完整的体验,它会是一个空间与流程高度吻合的城市公共装置。我们决定在常兴路与荔园路交汇处用一座椭圆形二层建筑作为登记中心的主体,它纯净、安详地坐落在街角,与对面南山图书馆的正圆形体量静静地对话,大小相济,相得弥彰;与此同时在狭长的基地最南端设一矩形敞轩,其南侧有一座大型花坛与公园地下停车库入口隔开。敞轩形成了北侧建筑主体的框景,同时也界定了一处向市民开放的小广场。在基地南北两端有意拉开的一实一虚两座小建筑之间是平如镜面的浅水池,其上一条略微斜向东北方向的平桥将前来登记的新人们引向婚姻登记中心的主入口;而在水面西侧一条架空的坡道又会让已成功登记的新人们从二层走回到敞轩,完成一个完美的登记结婚的体验。

婚姻登记中心建筑呈南北向略长的椭圆柱形,在通透的玻璃幕墙围护结构之外设计了一层垂直的铝合金格栅,其中嵌在竖直杆件之间的一些水平小格板反射出白天的日光和夜晚的灯光,在建筑外面形成变化莫测的光斑。白天从外向内几乎永远看不透这座建筑的内部,即便绕它一周也只能依稀可见一小部分深藏其中的空间,而夜晚随着华灯初放它会把内部的虚实一层层渐渐揭开让人看得似透非透。蕴含其中的佳境与奥秘的确必须走进去才能显见,从外面窥视永远无法探知内部的一切,这也许就是婚姻本身带给人们的印象。

椭圆型建筑在入口处稍稍向内弯曲便省去了雨棚,大门使用了与外墙同样的铝格栅而浑然一体,门楣上方用同色铝合金制成的一行大字“南山区婚姻登记处”点出了建筑的主题,若非如此,从外面看上去人们也许会以为这本是公园里一座小型的配套设施。常兴路上两排苍翠的老树在街道上方象支起了一片绿色的天棚,它过滤了南方直射的阳光,又把树影投射到建筑半通透的圆弧形表面上。于是重叠的树影、游动的光斑附着在婚姻登记中心的外墙上,并刻录着时间的流逝,成了建筑的一部分。

进门以后是一个两层通高的办证等候区域,外面的阳光通过金属格栅渗入室内,明亮而柔美。从内向外望去,车流、人声、高楼、绿树也都被过滤,再通过水面的折射,外面日常现实的一切更是显现出一片朦胧斑驳的色彩。大厅里原本标准的办证登记的长柜台被取消了,取而代之以五个色彩斑澜的圆形小包间。在这里工作人员一次接待一对新人并能提供个性化服务,特制的弧形推拉门也可以随时关闭以提供适当的私密性。每个小包间直通位于建筑中间的档案室,而面对公园安静的一侧布置了内部办公用房;东北角有一不规则形状的小型照相室,其后稍隐蔽处是离婚劝合室,也即原先的“调解室”,旁边还单设一小门出入。原本设想为避免来结婚登记与办理离婚手续的不同人流交叉而可能产生的心理不适而故意区分处理,但之后甲方认为不需对这两部分人群太过于区分对待而放弃了这一后门的使用,从这一小小的细节变化也可看出近年来婚姻观念以及政府相关政策的变化。

在一层登记手续办理结束后,新人们便会在工作人员指引下走上一个弧形楼梯到达二层颁证厅的前厅稍作等待。随着拾级而上空间也渐高渐敞,新人们的情绪也会随着二层空间的高耸而得以提升。一大一小两间颁证厅、一个准备室以及出口处形成的四个纯白色体量分布四周,透过它们之间的狭长缝隙可以看到外面树木的淡淡绿色,屋顶圆形的天光和弧形灯带更进一步强化了纯洁神圣的氛围。 新人们在此等待休息也是一种面对人生重大时刻的情绪酝酿,期待通过那扇洁白的大门进入颁证室。大颁证室平面呈不规则扇形,弧墙内侧与地面采用同色橡木,面对连续的一整面通高玻璃,光线透过浓密的树叶和窗外格栅进入室内,在地上和墙上打印出不断变化的斑驳的风景。经过层层过滤后这里只剩下了光、色和纯粹的空间,新人们进行简短的宣誓、合影即从此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对比于大颁证室的开敞庄重,小颁证室显得紧凑而精雅。卷曲的墙壁以白色为基调,从天花折下的光幕结合了顶光与高侧光,更平添了室内纯净和谐的气氛。颁证仪式结束后,新人们可以从二层特设的单独出口离开。这一出入口与略微凹入的主入口相呼应,面向公园的出口是一处凹入的门廊和观景平台,刚刚登记的新人们可以从这里走出来,一边俯瞰着静静的水面,顺着四十余米的长桥坡道缓缓走下就可以回到南端的敞轩而完成这次美好的人生体验。

礼仪空间成为城市公共空间

南山婚姻登记中心为结婚登记提供了一次刻意延长的时间和空间历程,它试图找回人生最为珍贵的一个瞬间所往往缺失的场景感和礼仪性。与此同时这座小建筑也暗示了一座城市在经历了大规模高速度建设之后进一步提升的新的方式:即通过小规模的局部介入和穿针引线式的调整改善现有粗糙乏味的城市空间,进而重新解读对日常生活模式的,创造新的、意想不到的可能性。事实上,南山婚姻登记中心占地2400平方米的大部分都以城市开放空间而回馈了城市,这里仍然是公园的一部分。自2011年末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它立刻成为一个社区中心,家住附近的居民前来在广场上休憩嬉戏,浓厚的亲情氛围为这座小小的建筑更带来一种欢乐喜庆的气氛。这座建筑的存在成为激发社区交流,创造宜人居住环境的一个催化剂,它也因此改变人们对政府机构行政空间的基本印象。

全球化的消费主义为当下的中国许诺下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未来图景,而急于进入这一消费王国的人们往往热衷于用林林总总的高档“物色”装点自身,于是建筑也自然成为了这无边无际的消费场中的大件消费品。在全球资本和消费主义吞噬一切的当今,我们面临的困境是难于在短时间内成功“打造”的一种基于新的社会转型的新的文化,它需要时间的积淀和人文的滋养,而并非简单的物质堆积和占有就可以嫁接成活。于是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在一个失去了传统秩序与价值判断体系的当下中国的情境里,建筑还能够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中国三十余年急速迈向现代化最宏大最显见的表象,即是城市中那些过度表达个体、资本、权力欲望和价值取向的争奇斗艳的建筑物。也正因如此,我们始终认为通过人类改善自身生活处境的建造活动仍然是最有效地改善人们生存意义的手段,在纷乱杂陈、意义缺失的现实环境中,建筑无疑仍是使生活更加美好和更加富有价值的手段之一。建筑无论高低、大小、或者是否拥有时尚的面孔,它的价值仍在于对一个特定的业主、一个特定的地方甚或一个城市所面对的某些特定问题独具创造性的解决办法,并且还体现在能否在此基础上创造新的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