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NEW YOUR TEMES1_750

 

刚刚在库珀一休伊特国家设计博物馆开展的《“土楼”:中国廉租住宅》展览,也许可能不会驱散西方人对噩梦般充满不人性高楼的中国城市的印象,这种灵气十足的建筑在中国还是特例,并不常见。

然而这个展览进一步证明,中国已经成为地球上最为肥沃的建筑实验地,这种创新力的爆发如今从宏伟的奥运场馆、光鲜的办公大楼延伸到了低收入住宅,这足以让前来观展的饱经世故的美国人称羡不已。因为在美国,公共住宅从来没有成为过一代人严肃反思的话题。”

这个项目由初露锋芒的都市实践建筑事务所设计,它是用已有数世纪历史的土楼住宅原型,应对全球资本城市的冷酷现实重新设计的建筑。它提醒我们,这个大胆的建筑实现了美好的理想,维护了那些往往被忽视的人群的尊严。

中国传统土楼也称作“小王国”,这种福建农村的建筑能够保护它的居民不受盗匪劫掠。土楼中心是一个大庭院,外边是一圈厚土墙,进出只有一扇厚厚的大门。

都市实践的设计过程开始于一个简单的问题,即如何将这个旧的建筑类型应用到中国城市化的尺度和进程夸张的新现实中。50年前,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是农村,如今这个国家有150多个城市(原文如此——译者注)的人口超过了100万,而美国只有9个。中国城市化的速度只有可能加快。

随着急需工作的移民涌入深圳和广州这些繁荣起来的城市,令人头痛的住房危机也开始浮现。由于政府10年前停止了大规模公共住宅的修建,大部分人都住进了密密麻麻的塔楼构成的脏乱社区。这些住宅都是由地方开发商修建的,基本上没有监管可言。通常说来,中国新富裕起来的人就住在一旁的光鲜的摩天大厦里,但他们似乎对自己周围的贫困现象熟视无睹。

都市实践的外观像个大鼓一样的“土楼”被植入这片毫无生气的高楼世界里,体现的是一种象征性存在。这些“土楼”似乎是抵御当代盗匪的堡垒:如今的投机商经常把穷人赶出城市居住区,以便给新的开发项目让路。

新近在中国南方广州完成的第一个土楼样板使用混凝土花格板做外壳,让人对里面多姿多彩的生活浮想联翩。设计用一系列小商铺围合着建筑的底层,着力创造一个内外相互渗透的空间关系。建筑师在圆形壳体上切出一块空间,餐厅和几层房子向建筑内部延伸,视线把人往里引,另一边这个大入口还导向各个内院和一个小客栈。

公寓本身使人想起柯布西埃的“极少”建筑的观念,他仿照修道院修士的居所设计的紧凑而超级高效的空间。土楼内的较小单元比一个宿舍房间大不了多少。较大的单元,设计对象为几人合住或小型家庭,拥有小型客厅,厕所巧妙地藏在厨房的后面。两扇L形门通向卧室,聪明地省掉了隔墙所占的面积。小巧的阳台局部以漂亮的木格扇遮掩,可以用来晾衣服。

一种被遗忘很久的公共精神在环绕的阳台里被重新拾起,高层之间用廊桥连接的空中花园更为居住者提供了一个交流的空间。和早期政府开发的公房一样,这些公共区域吸引人们走出自家的小屋,形成邻里之间的互动。

在历史与当代价值之间做出恰如其分的平衡在Urbanus都市实践很典型。几个月前我曾访问了他们2006年设计的大芬美术馆。大芬是深圳的一个社区,以其在狭窄的小街里聚集了大批的艺术家摹仿复制从现代中国到西方古典的名画著称。

Urbanus都市实践设计的美术馆正像一座低矮的城堡嵌入社区的一个陡坡上,其后耸立着一座座高层住宅。一条宽阔的水泥坡道横过美术馆正立面,引向主入口。展馆内各个展厅沿着旋转而上的坡道和踏步分布,最终通向艺术家工作室和屋顶花园,几座步行桥从这里将人引向街区道路,楼梯和坡道呼应周边街区路网,把美术馆与周边的艺术家聚居区及被高墙围住的大厦连接起来,城市似直接贯穿了美术馆。艺术与公共生活的结合,这正是一个有活力的城市的象征。

距大芬美术馆半个小时车程的深圳市区里,另一个由都市实践设计的公共艺术广场邻近挤满外来劳工的城中村,广场被构思成一组折叠的台地,地表断裂开来似乎在让城市穿过。步行道轻微的变形对应着附近街巷的格局,广场的斜坡产生一个非常规的露天剧场。斜坡一端下折形成一个小型展览馆的屋顶。

Urbanus都市实践对于建筑的历史延续性的敏锐把这个公司和一长串的名字连在一起,从斯蒂文.霍尔Steven Holl,到阿瓦若.西扎Alvaro Siza,到埃德拉德.苏托.德穆拉Eduardo Souto de Moura。如同西扎的建筑,强调的是运动,通过建构空间主体的流动把人流组织起来,而不是简单的着眼于建筑形式。

这种设计理念可以反映公司创建者刘晓都、孟岩和王辉与众不同的视角和观念。三人成长于文化大革命时代,一个社会和人们理智动荡且相当残酷的年代,后到美国留学,接触了西方的民主和喧嚣的物质生活。而后再返回急速发展,核心价值观正发生根本性动摇的中国创立了一个进步革新型的事务所。

经历的宽广无疑使他们能从多元的角度看世界,这对于一个建筑师来讲犹如无价之宝,建筑师最为艰巨的任务便是权衡与协调看似无法调和的价值。一种对于城市的社会和历史结构稀有的敏锐感浸透在他们的作品中。建立在这坚实的基础之上,他们的建筑只会走向更加的深刻与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