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2-27_页面_1 p22-27_页面_2

作者  刘晓都  孟岩  王辉
出版  世界建筑 2007(6)16-83 

摘要:

“城市空墟”这一现象是随当今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产生的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也是URBANUS 都市实践长期以来特别关注的领域。通过探讨一系列城市策略,我们试图把城市中的某种缺陷转化为重组被割裂的城市元素的机会。 本文通过“人民公园”与“土楼公舍”两组主题项目展示了针对“城市空墟”提出的“城市填空”策略。“人民公园”意在城市中心地带经营城市公共空间,尝试用“都市造园”的手段逐步梳理、连接、充实和转化高速城市化所形成的“物体城市”,进而建立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土楼公舍”从建筑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挖掘传统建筑价值,探讨一种独特的为低收入群体设计的小单元的居住模式。两项提案均致力于通过填补城市残余边角和重建公共领域来重新定义城市表层,逐步将当今城市中有着巨大潜力的大量空墟,转化为可以激发社区居民互动交流的城市新领域。

关键词:城市空墟 城市填空 都市实践 城市化 客家民居 土楼公舍 低收入住宅

“空地是未实现的承诺和无限的机会;空地是我们期望的投影。”
——Hans van Dijk 汉斯·范戴克(1) 

p22-27_页面_3 p22-27_页面_4
p22-27_页面_5 p22-27_页面_6

城市空墟

 “城市空墟”(Urban Void)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有关城市发展的概念,它表达了城市空间的一种缺乏内容,等待填充的状态,而并非指向某种可以用“好”或者“坏”来说明的价值判断。意大利城市规划师贝尔纳多·塞奇认为,它“主要是那些等待从形态上定义的地带”(2)。西班牙建筑师伊戈纳西·德索拉·莫拉埃尔(Ignasi de Sola-Morales)曾经清晰地界定了这样的领域是“一个没有明确界限,目前没有使用且在城市居民的集体认知中几乎没有印记的地区,它通常在城市肌理上形成某种断裂。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地方,充满期待而且有很强烈的城市记忆,它具有天生的潜力,是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未来的空间。

   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城市普遍呈现中性而混乱的状态,人们在以惊人的数量和速度建造城市实体的同时,也正在生产着几乎同等数量的城市空墟。“城市空墟”作为一个全球化的课题在中国的城市化过程中是一个更为显著的问题,也是我们一直关注的焦点之一。都市实践在多年来的实践中以 “城市填空”为策略实现了一系列建筑及景观设计项目,作为一种把 “空墟”转化为机会的探索,我们旨在修复中断的城市脉络,而更有挑战意义的是,我们希望在城市空墟中注入的不仅是新的物质实体,而且是新的生活方式。

城市填空

都市实践谋求重新定义那些无人需要和被忽略的空地,并试图将其转化为内容充实的公共领域,我们认为这些空间拥有巨大的潜力,能被转化为高品质的公共空间,将那些在高速建造城市过程中剩余下的边缘空地变成满足城市居民中最直接相互交流的新的场所。生活于其中,我们同时也体验到了中国城市发展的另一个独有的特点—在平凡现实中的高效性和生动性,正是这种活力,使我们看到了“城市填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我们将“城市填空”看作为事务所的一项重要设计内容,目标在于激活城市的剩余空间,并将其建设成一系列为城市日常生活注入新内涵的、强调社会交往的城市空间。它同时可以在截然不同的城市区域之间重新建立起联系,从而在由于速度而导致的混乱现实中促成一种新的城市形态的产生。

   珠江三角洲一直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作为中国经济改革、对外开放的实验基地之一,深圳由于毗邻经济持续繁荣的香港,非常成功地在25年间由一个小渔村飞速发展成为超过1000万人口的现代大都市。

   深圳是一个严格规划的产物,也正因如此,它呈现出的是一个极端人工化的城市形态。这座城市的最初目标是希望建立一座靠近香港的加工基地,因为从一开始,它就遵循着实用主义的原则,以经济增长为目标使它最早打出了在当时的中国几乎骇人听闻的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城市也正是在这样的口号下,开始对土地的大规模开发进而急剧膨胀,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虽然已经关注到了环境及景观方面的因素,但相对缺乏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计划。今天的深圳仍然能清楚地看出早年“深圳速度”下城市无序发展所形成的特殊城市景观:缺乏任何关联的建筑物并列在一起,并且几乎充满城市中的所有空间。于是20年过去,在深圳成为一个经济巨人之后,人们逐渐发现:一方面,它满足了种种规划指标、有着良好的交通规划和充足的绿地;另一方面,它在满足了效率之外,迫切需要具有更为深厚的文化含义和高品质的城市空间。

  在上个世纪末的中国城市中,人们普遍存有一种用新的装点来迎接新世纪来临的强烈渴望,也正是在这种社会心态下出现了一场自上而下的大规模的城市整治和美化运动。城市美化运动在东西方都几乎贯穿了城市发展的全部历史,似乎每隔一段时间城市就要进行一次修正和还原,因为对于权力的绝对意志和社会运转的规则而言,城市始终是难以掌控的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城市美化运动对城市的作用类似于“装修”,即用“装饰”和“修整”的手段让一个城市地区更为美观,然而它有时往往太过流于形式而缺乏通盘考虑。

   1999年,也正是在深圳大力提高城市环境品质之际,都市实践(原名“都市国际”)进入了深圳,并适时开始了第一个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项目——深南路从红岭路到宝安路区段城市设计和“地王城市公园”。也正是从这个项目开始,都市实践提出了首先作为一种城市策略的都市造园计划:尝试用都市造园的手段逐步梳理、连接、充实和转化高速城市化所形成的“物体城市”,希望借助环境整治、景观设计建立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

从那时起,都市实践就把无论是建筑还是景观设计的每一个项目当作一次从城市局部对更大范围的周边城市地区实施作用的机会,尽可能地对各个荒废的城市节点进行修正,重新构筑建筑物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联系,以织补支离破碎的城市外部空间。这样的努力也一直贯彻到都市实践北京公司的项目实践中。

里斯本建筑三年展中的“人民公园”与“土楼公舍“

在2007年6月葡萄牙里斯本以“Urban Void”(城市空墟)为主题的建筑三年展中,都市实践展示了以 “城市填空”为共同主题的一系列公共项目。其中包括针对深圳和北京城市中心的 “人民公园”主题项目,和针对珠三角城市边缘空地为低收入群体设计的“土楼公舍” 主题项目。 这两组富于代表性的项目系列展现了都市实践通过结合城市设计、策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一系列不同的手段,在发展中的城市中试图缝合和重建城市公共领域以激发新的城市事件和新的生活方式的尝试。

   “人民公园”在商业主义泛滥的中国城市发展背景下尝试提供赋有意义的公共场所,同时也为无法享受良好居住环境和其他一些城市设施的低收入阶层,提供可以与高收入阶层共同享用的高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

“土楼公舍” 主题项目,是关于中国城市低收入住宅模式的探索,为城市中低收入人群提供符合现代城市尺度及生活标准的住宅。建筑师以一种研发项目的方式向政府和开发商建议了一种城市发展策略:即在城市边缘填空,将城市遗留的不可用的土地利用起来,为解决城市中一直棘手的低收入住宅问题提出一条新的途径。

这两个参展主题表现了都市实践对中国城市演进过程的积极介入,并力图通过建造项目引发对当代中国城市的建筑学和社会学的探讨。

1.人民公园

“人民公园”是一个关于集体主义的话题,“人民”这个我们今天觉得略显陌生的字眼其实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几乎是中国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 曾几何时,每个中国城市都有“人民路”和“人民公园”,“人民公园”作为新中国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精神标志,无论其象征意义还是使用意义都代表了一种集体价值和社会意识。在我们所处的变革年代里,当人们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处于分化、重组和重新定位的混杂情形下,“人民”这个在普遍意义上对社会人群的整体概括就会显而易见地失效。在当今个人主义和经济至上的普遍社会文化背景下,城市文化中的集体主义话题,尤其是对城市中的普通人群利益的关注就越发迫在眉睫。 都市实践一直坚持它的城市理想并积极参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今天我们重拾“人民公园”这一概念并作为我们参加里斯本建筑三年展的主题之一,是对这次展览主题“城市空墟”一系列核心课题的贴切回应。

1.1.深圳地王城市公园I [参见本刊2001年05期]

这一公园是1999年深圳一项大规模城市环境改造计划中唯一得以实施的片段,都市实践参与了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并开始尝试用 “城市景观”设计的手段来改善城市中心被各个机构所属的自成体系的建筑物所分割的局面,同时结合新的地铁出入口、过街桥以及地下商业空间连接被快速交通打断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正是这个项目,启动了都市造园计划,这项工作的意义远远超越了“景观”的作用:旨在通过对城市表层空间结构的重整,逐渐在新兴的“物体城市”之中编织成一层无限伸展的公共空间网络,进而形成激发城市公共活动的场所,并将城市表层的公共领域连接成完整开放的空间体系。

1.2深圳地王城市公园Ⅱ(原摄影大厦绿地公园)[参见本刊2005年12期]

    这一公园与地王城市公园几乎同时完成设计,且正巧与它隔路相对,但与前者“当年设计、当年建成、两年拆除”的命运不同,它的实施却一直拖到6年之后,其间不断针对现场条件的改变进行持续修正,最终也仅仅形成了一个未完成的片段。当初的设计策略是在这块狭长地带中夸大一条人行步道和在步道上的步行体验。两组扭动、起伏的线条重叠、交错,覆盖了公园带形不规则的用地;通过塑造人工地形,使人在城市中的行走这一最为常见的活动更加有趣和值得记忆。 

1.3.深圳宝安区中心广场

 这是中国大尺度项目建设的一个典型案例。原先的广场设计构思使用一个非对称的布局和大面积的树林,意在表达新型的城市管理理念:开放,现代,服务市民。建成结果却因主管部门的反复修改回到一个更为对称和仪式化的格局。设计分为5个区域:一个中轴步行道和两侧4个主题各异的园区。东北部有一个弯月形的花山,下面是一些公共设施和地下使用空间,中心是一组巨大的音乐喷泉。对面西北部一座螺旋形的小山坡紧挨着一片长方形树林。西南侧一座32米高的现代灯塔座落在一个倒影池里,一座曲面的砖砌小山环绕着灯塔。广场中心是一大片开敞的铺地,用于大型群众聚会。 

1.4.深圳罗湖区东门广场

   东门广场地处深圳市罗湖区东门商业区附近、深南大道与东门路交叉口,设计是在周边极具活力又混乱无序的城市角落掷下一方小小的城市看台,它是一片观赏台,轻轻浮在隆起的坡地上。它与下面的土地若即若离,人们可以坐在看台上不经意地注视来往的行人。“看人”也许是大都市人群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交流模式,人们随机穿越和偶尔驻足、闲坐、对视、交谈,它可以提供一种机遇和舞台。在这里,公共空间不仅仅是空间的物质性和社会性,而是一种可以刺激公共性不受拘束地随机产生的条件。 

 本期将作详细介绍的4个案例为都市实践近两年来完成的项目,包括投标项目北京CCTV媒体公园、正在兴建的翠竹公园及新近完工的笋岗片区中心广场和深圳公共艺术广场。

   中国当代城市的急剧变化正在使每一个地点本身的空间、功能和象征性都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城市空间不再是充实而连贯的整体。中国城市也无法以人们所熟悉的欧洲城市或北美城市作为参照,西方传统意义上的街道、广场、林荫大道等城市公共空间模式在此也可能会部分地失效。正是在这种情形下,“人民公园”概念的重提,一方面是对当今中国城市和建筑片面与畸形发展的批判,它试图把人们的关注点重新拉回到城市的公共空间层面,而不仅仅是关注林立的高楼大厦和庞大空洞的广场所代表的现代化表象和政治象征;另一方面,“人民公园”计划又是一场根植现实、切实可行的工作,它力图在城市中为最普通的市民创造更多高品质的公共生活场地,同时也是我们试图重新赋予城市的不同区域以不同含义的一种有效途径。

2.土楼公舍:关于中国城市的中低收入人群及最小单元居住模式的探索 

   都市实践与万科房地产公司合作的“土楼公舍”项目,旨在为城市建造超小户型居住模式,以服务于中低收入人群。“土楼公舍”计划包括了在社会学方面的思考,以及从建筑学角度对现代城市居住模式及住宅原型的探索。 

2.1当代中国城市与平民住宅的问题

   全球化经济浪潮下的当代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以其长期超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这种形势也加速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城市化的进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必然,事实证明,大都会这种高度密集、高度综合和高度效率的聚居场所是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在未来若干年内将在京津唐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聚集大量人口。大量的资本与劳动力的流动正是几个大都会区域活跃的经济和丰富的城市生活的动力所在。大量人口的迁入及居住无疑对城市住宅提出了一个巨大的要求。

   在现实的中国,社会已经出现阶层的分化,富人和中产阶级的自我意识开始建立,并迫切要求住所能够充分表达社会身份。这种意识形态与目前土地政策和住宅开发政策结合,导致大型和超大型封闭式的所谓花园住宅小区业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这些人群似乎也正在拒绝与低收入人群的混居。与此同时,城市里中低收入和周转型低租住宅极为短缺,使得城市生活综合质量参差不齐,进而使都市整体人群居住质量无法提高,解决小单元居住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大城市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

关于是否应当集中建设低收入住宅的问题,向来存在着争论。在西方,特别是美国,大量集中的低收入公寓小区最终沦为贫民区的事实是一个很大的论据。现在西方社会学家和政府都在设法鼓励高收入和低收入人群混居的做法以打破阶层樊篱,保持社区健康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近来国家住宅政策要求的90㎡以下小户型配比开发,既是向着这样目标的一种努力。

2.2“命题作文”

2005年底,万科地产的王石董事长在对福建土楼民居调研之后提出土楼是一个很好的小单元的居住形态,与都市实践探讨是否可以以此为蓝本做一个小户型住宅的研究。 万科地产作为中国地产界的领军企业,在企业公民的意识上开始关注小单元居住问题,反映了中国民间力量的社会意识的觉醒。都市实践对福建客家民居土楼形式的建筑学上的成就非常认同,直觉上认定这种形态应当是可行的。于是接受了这一命题作文形式的项目。

城市研究学者认为,对现代城市产生影响的几大社会公共机构依次为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开发商金融家,而当地居民则是影响最弱的群体。在发达国家,政府通常承担了相当大的低收入和廉价住宅的责任,社会力量的介入则无疑有助于弥补这方面的不足。都市实践对此项目的期望就是在政府支持下利用民间经济力量进行低收入住宅的建设和运营,通过这个实验能为中国大量的城市低收入住宅打开思路。

2.3土楼作为传统民居 

   土楼民居基本上特指在福建省山区内的以客家圆楼围屋为主要形式的住宅。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住宅形式,福建地区的建筑师黄汉民先生对此有相当深入的考察研究,并有专著[3]。这种传统民居是当时客家人因各种原因从北方迁徙进入福建山区定居而逐渐发展出的模式。它仍然传承了中国传统的院落式住宅的特点,以家族为单位的居住组织,具有比较清晰的等级制度以及公共和私密空间的分布。此类民居以圆楼最具特色。它以内向的空间形式,城堡式的实体外墙使其具备极强的防卫色彩,与军事要塞的类型接近。这种向心的布局在社会组织上具有比较有效的社会交往的优势,但也同时强化了中心和家族权力,与封闭、等级、强权的概念联系在一起。它与自然环境是采取独立和对抗的姿态,而在城市环境中便可能具有反城市的倾向。这便是我们在考虑借鉴福建土楼模式、挖掘其令人激动的建筑价值的同时,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

   在深圳的传统客家人的聚落称为客家围屋,在龙岗区有几个保存完好的围屋,现在实际上已经转变成外来民工租用的低收入住宅。在福建的土楼也已经出现分化的趋势,其功能除自住之外已有转变成旅馆、出租屋甚至博物馆的实例。

2.4 设计理念和过程

   传统土楼的居住单外廊式放射性布局最适应现代小单元式住宅布局要求,其它需要添加和改良的功能是我们介入设计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首先,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小型的、配套齐全的社区,不可以出现面积和位置上的等级差异;第二,必须打破传统土楼的封闭性,实墙的外立面从功能角度必须开窗,底层应该开放;第三,它应该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低造价、具有现实意义的住宅模式,但在建筑设计上具备较高的水准,做到低价不低质。我们反对以普通小区的高标准建设低收入住宅,而通过政府大量补贴的形式去实现,这显然不是科学而有普遍意义的做法。

2.4.1规模体量

   在开始阶段,我们做了大量的研究,通过体量的研究确定一个基本直径。影响因素实际是两个:一是规模,我们必须能够让这个建筑形成一定的规模,而且使得建筑内部房间之间的距离达到相对舒适的状态;二是达不到足够的直径,每一个居住单元的平面形状就会出现较大的变形而出现使用效率变低。传统的客家土楼平均直径仅有50多m,高度也只有三四层高,这显然不适应现代住宅的规模需要。我们曾经尝试过直径达到120m高9层的规模,终因考虑体量以及对场地的限制而放弃了。最终我们确认了直径72m高6层的单位。

2.4.2城市关系  

   如何形成一个适应现代城市居住需要的完整住宅区是接下来要考虑的问题。设计一开始,我们就出现两个方向。一种是将完整的圆楼架在一个比较自由分隔、街道格网化的小建筑群上。这种格式是受城中村格局的影响。我们期望这个住区是一个异常活跃的商业发达的区域。它非常容易和临近的城市街区连成一体,同时又能十分轻松地取得城市特色。底层的街道空间可以在土楼中心上升,形式有些类似城中村模式的居住单元。这使得社区有条件形成一个完全能够自我服务的、充满活力的场所。它有着极强的适应性、灵活性、延展性和自我生成修复能力。它能够提供部分的就业机会并给初来移民工搭建一个最大的信息交流平台。第二个方向就是放弃满铺底层商业的做法,直接在圆楼本身体量上下工夫。这种方式相对简单实际,规模能够控制,也比较统一,更接近一个原型。反复比较之后,我们选择了后者。

2.4.3 建筑布局

 在建筑布局上,第一要点就是打破圆形的封闭格局。设计最终采用了e字型的平面方式,打开一个通高的切口作为开放性的入口。体量上采用一个台阶式螺旋形的姿态,既保持统一完形的圆楼形象,又能有效打破其封闭平淡的缺陷,使其脱离传统民居的框框,为创造活跃和丰富的现代建筑风格打下良好基础。

   设计全面贯彻完整配套、自成一体的城市社区概念,在建筑功能布局上做到齐全。居住单元外圆内方分两层单廊排列。中央方形院落作为主要公共空间与内圈角部的公共空间和屋顶平台组成区内公共空间的系统。底层外围为半地下全部架空用作自行车库和消防车道,中心部分为全地下室为设备和公共用房,内部设公共活动空间,如乒乓球室,阅览室和管理用房等。首层入口处安排部分商业零售面积。在内圈部位考虑若干间招待所,以备亲友来访时临时租用。

   外圆内方的两层之间隔出了几个弧形空间。这些看似狭窄的内庭实际效果要远远优于内廊式的布局。这一系列的内庭、外廊和转角平台形成土楼公舍里最主要的公共交往空间。它们的积极意义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2.4.4 单元设计

面积比一般的住宅单元空间小,但又必须满足人们在生活上对住宅的各种功能要求,这样必然会导致每个生活功能所能获得的空间上的减少,甚至是最小尺寸。土楼公舍标准单元里面包含了客厅,两个卧室、厨房、卫生间和阳台。在每户空间里面,各种使用空间出现重叠,借用或者多用途的空间就成为了解决“小空间,功能全”的策略。公共空间的客厅和饭厅是重叠的,以一套桌椅简易解决平时看电视、聊天、吃饭等行为,同时厨房采用开放式的设计,令厨房的操作空间与走道重叠,使得小空间里面不出现非必要的墙面分隔。而两个卧室的设计是单元设计的中心,因为使用人群可能大部分都是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单身或有伴侣,那么对于他们来说在卧室的时间会比公共空间的时间要多。我们决定把卧室一分为二,一边是满足几乎所有基本功能的一个居住装置,一边是灵活的使用空间及走道。我们希望这个装置不仅仅是解决这些行为,而是能让用户发挥他们使用的创造性,产生更多使用的可能性。而阳台和卫生间这两个功能性的空间是互相借用,因为卫生间所能占据的室内空间很小,几乎就是最小尺寸,那么很多在卫生间的使用行为便转移到阳台上,如洗衣服、洗被子等,同时当卫生间使用紧张的时候,如早上洗漱,阳台上设计的洗漱台也分担了卫生间的部分功能。

2.4.5 立面与形象

   传统土楼的实墙处理主要用于防卫功能,这在现代城市住宅中已经失去了意义。土楼公舍的外侧全部是阳台,所以最后确定外立面采用预制纤维混凝土花格预制板外挂在外面的阳台上,加上一扇可开启的木百叶窗,视觉上能够达到完整统一的效果,功能上既满足了通风采光的要求,也代替了普遍使用的防盗网。4个弧形内院的立面两边基本都是住宅的外廊,外侧只安装栏杆,栏杆是以土楼中心点为圆心,2.5°的弧度做成单元进行安装。方楼情况相对复杂,除了外廊以外还有部分住宅阳台,公共空间。因此采用木百叶单元建立一个遮蔽系统,木百叶以防腐木内外疏密不同交叉钉成网格,外加钢框,根据百叶所遮蔽的功能,决定木百叶的疏密程度,阳台最密,走廊次之,公共空间最疏来形成一个符合实际使用变化的立面系统。中心院立面都是阳台,跟4个院落遮蔽方法一样,用同一种模数的木百叶遮蔽,使得院落立面统一,同时又减少了院落和住宅里的人们活动的互相影响。

2.5 土楼公舍的建筑学意义

   传统土楼质朴浑然的形象与自然环境形成的关系的确具有很高的建筑美学意义,是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的。土楼公舍的设计中,都市实践所坚持的同样是简单质朴和统一大气的风格。 土楼公舍的圆形体型极具特色,同时也带来许多质疑,为什么一定要用圆形。我们的态度是明确的:1.我们不隐晦土楼公舍借鉴了福建土楼作为原型;2.我们认为土楼的圆形环廊放射性单元对于现代居住模式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实用性,完全可以借鉴;3.土楼所表现的公共空间的凝聚力是现代住宅设计所缺少的和需要挖掘的价值。4.土楼作为古代移民的建筑传统与现代移民城市的状态并不矛盾;5.圆形表面的受光面很大,利于小单元的均好性;6.作为低收入住宅原型之一,它不具备唯一性。相反,它是都市实践对深圳城中村低收入住宅研究的继续。我们相信它将是今后一系列其它形式的低收入住宅研究的开始;7.我们期望将土楼公舍设计成为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建筑。 土楼公舍是一个低收入人群的生活领地,是他们生活在城市当中的一个地点。我们设计的土楼公舍就是要让这个人群建立这种地点感。“为了培育一种地点感,社区必须滋养那些有提升作用的、富有灵感的、令人难忘的建筑环境和居住模式,从而形成特殊的归属感……在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每一份努力都是为了保留和创造那些能促进与社区社会结构更紧密联系的地点、仪式和事件。”[4]土楼公舍在建筑学上的意义就在于此吧。 另一方面,我们也力求在建筑学意义上达到一个高度,使其成为低价不低质的优秀建筑作品。

2.6 深圳背景下的低收入住宅思考

   深圳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在短短20多年时间内从一个边陲小城聚集起1300万人口,成为名符其实的大城市。在城市建设初期,曾有政府建设的安置周转房以类似宿舍的形式存在过若干年,而随着土地和住宅的商品化,这种方式消失了,其后持续过一段时间的安居房和微利房的建设,实际只是为中高收入人群提供的廉价住宅,并没有彻底解决中低收入和流动劳动力的居住问题。现今住宅开发建设的责任几乎全部由开发商承担,这种方式无疑使得城市住宅用地百分之百地用于满足城市有产阶级的需求,以至于出现遍地豪宅的景象。

   事实已经证明商品房住宅已经远离大众居住水平,甚至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一部分,这种对城市资源的占有终将成为城市的一大痼疾。毕竟,城市需要劳动力,劳动力需要支付得起的栖身之所,这种场所不能够全部远离城市中心,而这种场所在哪里呢?

   幸运的是,深圳是一个精心规划但又混沌无序的城市,这种混沌是城市自生的健康的活力所产生的,犹如一片万木蓬勃的原生森林。深圳的新移民和打工族找到两种类型的居住区域作为他们生存的场所:一类是1980年代建设的多层住宅小区,密集而有序,简易而有效。它们更多是被打工族中的低层白领所占据;另一类就是著名的城中村,几十座被曾经的农民的私产扩建出的超过3以上容积率的低层高密度居住区散布于深圳特区内,数以百万计的劳工和服务业人员聚居于此,高度的流动和缺乏城市管理,使得许多城中村出现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安全隐患。这使得政府和公众视其为城市毒瘤而欲彻底清除。然而,抛开这些问题的表象,我们认真地观察城中村的结构和状态,发现它们成功地扮演着城市低收入住宅区的角色,并且作为城市居住类型具有相关的历史意义与特色,同时具备环境改善和提高的可能性。然而在城市中心土地价值的巨大诱惑和政府解决问题的决心下,城中村也许终将会退出历史舞台,那么城市几百万劳动力人口如何生存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土楼公舍这个实验项目的创作思考就是在这样一个城市背景下形成的。土楼公舍在这里被用来解决新移民的居住问题,它几乎可以是进入城市的最普通的劳动者也能够支付得起的居所,包括深圳最低收入的“三保”劳工(即保安、保洁、保姆),而生活条件则会大大改善。我们以一深圳保安保洁劳工为例,张大姐在某公司做保洁员,丈夫在某工地做保安。他们在工作地区步行距离的某工厂出租宿舍与另外3对亲友夫妻合租一间30㎡左右单房,租金为800元/月,室内摆成4张床,仅以布帘相隔,实无个人隐私可言。在深圳,十几人合租一套单元的打工者比比皆是,实际反映了低收入劳工的城市生活的窘境,离开这样的社会现实去谈论小单元住宅的标准都是十分空洞的。

 2.7 土楼公舍实践

土楼公舍的实验楼目前正在建设过程之中,许多设想尚有待验证。

我们期待着未来政府、开发商和建筑师的共同努力,在城市边缘填空,将城市遗留的不可用的土地利用起来。我们设想土楼同时也可以设计成小规模的、多种类型的社区,零星布局在与大型高档花园小区相近的地区,以此达到大尺度上多种不同收入人群混居的效果。都市实践真正期待的目标并非仅仅建一个住宅原型,而是将来可能进行的、拥有一定规模,并能提高城市人群生活总体质量、广泛而实际的土楼公舍系列。也许未来在政府支持下,这种住宅可以由民间经济力量进行建设和运营,我们希望这个实验能为中国城市住宅市场另辟一条蹊径。

注释:
1.克里斯蒂安博里特(Kristiaan Borret). “空地”——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性概念. 见:[荷]根特城市研究小组.城市状态:当代大都市的空间、社区和本质.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281
2.同上,27页
3.黄汉民. 福建土楼—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4.[美]安东尼.奥罗姆,陈向明.城市的世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