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都+UPRD. 一个可见的深圳乌托邦——2016伦敦设计双年展中国深圳馆

文_刘晓都+UPRD

A本116期内页_页面_150

A本116期内页_页面_151

DenCity是都市实践的一个城市研究计划,它由实际项目引发,经过几个城市设计提案的酝酿,形成了一个对未来高密度城市居住模式的设想,进而通过一系列的展览机会来探讨一个现实的未来城市话题。

1.背景

深圳经过40年的高速成长,从一个30万人口的边陲小镇发展为一个2000多万人口的都会级城市。快速膨胀的经济和人口迅速耗尽了这个城市的土地资源,使其面临不断增加的住房压力;传统的城市形态已经不能适应深圳出现的人才密度、居住密度、社交密度大幅增长的挑战。这个快速增长的大都市将如何突围?从乌托邦的概念中汲取灵感,巨构作为一种高密度空间,将为城市提供超越时代的空间设想,并预见性地以可持续模式解决潜在的生存问题。

DenCity描绘的可能是未来10年或是30年之后的深圳。我们站在现实的十字路口,30年前没有任何人能预想深圳现在所发生的一切,正如我们也无法准确预测未来。乌托邦虽然是一个永远不能实现的社会愿景,但未来却往往比乌托邦的梦想更离奇、复杂、有趣,甚至更为深刻。

都市实践创立20年来一直致力于为高密度的城市空间寻找解决方案。结合我们已经有的城市研究和项目案例,我们为这座城市提出了这个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未来构想。DenCity不是一个单体建筑,而是一个小型城市。这个覆盖约240 000m2,高度约450m的巨构,可为5万以上不同的阶层的人群提供生活空间,并形成开放的升级系统。这个小城市不仅有针对不同经济水平需求的居住空间选项,也有许多大型空腔,即城市中的公共空间,三维的立体广场。我们相信这种聚集将汇集、压缩、融合城市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有机会产生一种新的力量,好似核反应的聚变能,生成新的城市形态和生活方式。

在DenCity中我们将城市密度问题推演到一个极致状态,挑战现有城市建设的惯例和规则,提出关于生活方式、城市街区运转机制的另一种思路,检验高密度生活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预见性地以可持续模式解决潜在的生存问题。

2. 巨构概念设计

2.1 2016年伦敦设计双年展中国馆

2016年,伦敦首届设计双年展开始筹备,为纪念 St.Thomas More的名著《乌托邦》出版500周年,主题定为 Utopia by Design(设计的乌托邦),深圳代表中国参展,委托都市实践作为策展人。基于这个主题我们以现实情况探究不久的未来,建立一个更富有深圳精神的城市想象。我们称之为“可见的乌托邦”Reachable Utopia。我们的提案试图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城市的形态,并寻找另类的可能性。从乌托邦城市的概念中汲取灵感,我们认为过去出现的一些乌托邦城市形态,比如巨构,在当下的深圳已经具备实现的可能——DenCity便是这样的一个提案。基于对现实问题的回应,它做出了挑战现有城市建设的惯例和规则的另类模式,并质疑了当下的城市形态。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巨构,它具备部分的城市开发功能,正常的地价和常规的商业居住价值,例如为青年人才附加一个更大的共享工作和居住区,使得他们可以享受特殊地价政策下更优惠的生活成本。这个巨构在理想中可为5万多不同的阶层的人提供生活空间,并形成开放的升级系统,使得那些承担不起现有城市租金的人也可以在这里找到合适的居所。高密度的空间可以最大限度减轻城市交通负荷,现代的技术的应用可以解决采光和通风需求,通往高空的热交换系统形成自然绿色的降温除湿系统。也许,随着人们退回集中“穴居”,未来的城市会有更多自然得以回归。 一种新型的城市生活体和生活方式正在被催生出来。

2.2 高效生活圈:混合共生的都市场景

我们认为良好的宜居城市环境可以是高密度、高效率、高品质的,是在功能、空间高度复合的基础上,具有良好的居住和空间环境、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良好的生态与自然环境和清洁高效的生产环境的居民地。对于城市居民个体来说,即是“在步行范围内可以做任何事”。

超高密度的土地利用模式能够将复合的城市功能集中起来,缩小了居民的生活圈,在小范围内能够更有效率地共享资源,解决一个人所有对城市的需求。以工作通勤为例,在复合功能的高密度综合体中,居民的居住与工作的地点之间只有楼层之间的距离,通勤只需步行,大大减少了传统城市生活模式中的通勤成本。

DenCity 的体量在空间类型上分为3个部分:近地面的城墙,公共平台上方繁复的支撑,以及建筑外部主结构的岩体。DenCity内部的结构由模数更小的单元组成,它不仅起到承担一部分体量的荷载的作用,而且也是建筑中一系列空腔中最大的一个,空腔下方的平台扮演者城市中心的角色,我们称它为URBAN GROUND。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借鉴了皮拉内西的《想象的监狱》中的空间氛围,以表达空腔的进深感与丰富性。

2.3 全新基础设施

DenCity 的体内设置了数个束桶状的核心筒集合,它们不仅是结构的支撑,更是整个巨构的交通命脉。靠近中间的大核心筒如垂直的地铁一般,在各个主要的楼层停靠,起到大规模运输的作用。四周的的小核心筒方便居住者在各层来往;物资甚至折叠式生活模块(Foldable Leaving Module)的运输也可通过小核心筒输送。

能够容纳5 万人的巨构最首要的是保证居住环境的健康条件。我们通过对前沿科技的研究总结了一系列能够实现或在不远的将来能够实现的技术策略。

策略一:创新空间形式应对通风与采光问题

竖向超高密度的塔状建筑体中许多空间会出现通风采光的问题。先进的结构技术让我们可以在不同高度掏空结构,形成巨大的空中城市客厅和中庭, 在满足通风与采光的同时,创造出更丰富的公共空间形态。

策略二:立体化交通系统

传统的交通核垂直交通系统无法满足高密度建筑中大规模的竖向交通需求。 能够多方向移动的高速电梯和缆车系统以及无人驾驶等新型交通物流能将建筑中的空间更有效地联系在一起。

策略三:智能导光系统

巨大的体量让建筑中的许多空间无法通过传统的方式获得自然照明,智能的太阳花阳光反射系统能够根据太阳的位置调整反射通道,将阳光导入到建筑深处。未来类似光导纤维的导光系统更使得小型空间的自然采光成为可能。

策略四:冷却冷凝系统

在巨构中集中设置的冷凝系统能够利用从高空采集的冷资源,持续地制造冰箱效应,将深圳湿热空气中的水分冷凝收集,用于巨构中的生活用水等用途。

策略五:高空采冷系统

在海拔3000 m以上的高空气温已降至0℃以下。与建筑连接的空艇搭载热交换系统,在高空悬停,能够不断将冷资源带回地面。冬季多余的冷资源能以制冰的方式储存,以备夏季使用。   

2.4 全面共享

在共享居住模式的研究中我们将个人所需的私有空间与公共空间功能模块化,在“共享居住社区”中,个人可租用最基本的卧室居住单元,与同一组团中的其他居住单元共享卫生间、客厅、厨房等空间,组团中的可拓展公共空间能够根据组团中居民的需求、兴趣,在不同时段调整成为办公、娱乐、体育、展览等功能;“折叠式生活模块”能够在任意时段展开,以最小的面积满足如居住、工作、个人储藏等不同种类的使用功能,并在闲置时收起,高效节省空间;利用计时分配的共享消费系统,个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在可承受的时段内预定享受娱乐、研究、创作、交通等服务,通过共享使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3.巨构概念的细化

2017首届深圳设计周

2017年4月,首届深圳设计周,我们将伦敦双年展呈现的未来高密度城市构想在蛇口的价值工厂继续展出。除了阐述之前的设计理念,我们也对多中心以及高密度状态下的资源共享做了更深入的研究,并在这次展览给出了更加具体的解决方案。

2018威尼斯双年展——DenCity [za] 雜·窄·宅 ——共享空间的集中表达

2018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我们参加了香港馆主题为“垂直机理:密度的地景”的展示,我们以[za]为主题集中研究了高密度城市中的共享空间。[za]是粤语雜(dzap) , 窄(dzak),宅(dzak)的发音,代表着香港高密度居住的多重含义,也很好地表达了我们的设计理念:混乱、杂质、混合体、共存、同居、融合、混合、调和、共栖、适合、紧凑、超验、拼贴、协商、流量、协同增效、庇护、处处是家。

2018柏林Aedes——DenCity VR:高密度模式下的虚拟现实体验

为了更直观的体验这种居住感受,我们在2018年柏林Aedes 举办的“Shenzhen-ness: Space in Mutation (深圳-ness:空间衍异)”主题展中紧扣“聚变” 的主题,带来“DenCity [VR]—Shenzhen’s Fusion Energy”(深圳的聚变能)展览,呈现的是几个不同角色的人物在DenCity中的居住体验。利用VR的技术,观众可以直接走进他们的生活,颠覆自己对传统意义上高密度的理解,看见一种共享、舒适、有品质的未来高密度城市生活。